SUV熱將持續 自主品牌接受度提升
在此次現場的問卷調查中,受訪男女消費者比例為7比3,年齡分布從18歲到60歲,職業也包含公務員、教師、設計師、工程師、自由職業者等,其中車輛擁有比例在7比3,而在今年是否有購車需求上,受訪者中各占一半。這主要由于受訪者大多居住在北京,而北京目前采取搖號購車,不少受訪者表示,即使想買但沒有搖號資格或者還沒搖到號。
今年北京車展期間,各汽車生產企業都大打SUV牌,比如福特全系SUV的引入、奔馳提出“SUV年”等,自主品牌有吉利全球鷹GX7、廣汽傳祺GS5、長城哈弗等,就連超高端品牌如蘭博基尼、瑪莎拉蒂、賓利等也帶來了自己的SUV車型。那么,這么多SUV車型的全面爆發,是否會在國內市場造成泛濫呢?
根據此次調查發現,此前消費者一般是在擁有至少1輛轎車之后,才會選擇SUV車型,但是此次調查中,不少受訪者直接將自己的首款車指向了SUV車型。統計顯示,在消費者愿意購買車型的種類中,SUV車型占到了35%,僅略低于傳統熱銷的三廂轎車。
而在購買車型品牌方面,雖然德系、日系品牌仍高居前兩位,但是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明顯提升,位居第三位。在調查過程中發現,不少已經有車的消費者仍明確表示有意購買自主品牌車型,這與前幾年消費者對自主品牌車型的抵觸出現較大改變。
新能源配套設施成消費者最擔心因素
除了對自主品牌更加認可外,在調查中,對于購買車型排量的選擇則主要集中在1.0升至1.6升和1.6升至2.5升,且這兩個區間占比超過80%。
這表明,近兩年國內對于節能減排的推廣起到了一定成效,同時隨著油價的不斷上漲,消費者對于車輛的節油性也更加關注。這在此次調查中也有所體現,在有關消費者對于購車考慮因素的調查中,節油性僅次于安全性,占比達到28%。
而在今年北京車展中,除了傳統節能技術外,大量量產新能源車的出現,也成為焦點之一。但現實是,雖然消費者對節油性日益關注,但對于混合動力、電動車等新能源車型,消費者態度則呈現兩極分化。
據統計顯示,在是否會選擇購買新能源車型中,明確選擇是或否的消費者均達到了36%,還有28%的消費者表示不知道。可見,對于新能源車的態度,大多數消費者還處于無法明確接受的階段。
而在影響新能源車型購買因素中,選擇沒有配套使用設施的受訪者占比最大,達到37%。此外,還有25%的受訪者表示對新能源技術不信任,15%的受訪者認為新能源車售價過高。
有專家認為,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仍面臨不少技術難題,但其發展趨勢不容置疑,發展步伐也逐漸加快。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,全國新能源車一季度銷量超過1萬輛,其中純電動汽車1830輛,混合動力汽車1499輛,代用燃料汽車6873輛。而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8159輛。今年前3個月的新能源車銷量已超過去年全年,進步巨大